日前,在中央纪委召开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电视电话会议上,王岐山同志指出,扶贫攻坚工作要培养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这是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问题导向就是努力的方向。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扶贫政策不到位,不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而且伤害群众积极性,如果光有政策,而没有扎扎实实的作风,不落实就是落空。眼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爬坡的关键时期,要防止“人到的多,心到的少”。笔者认为做好帮扶工作,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服务水平,各类帮扶干部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精准发力,形成合力,才能最大化的把各类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第一书记”要发挥“中枢作用”。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第一书记等帮扶因子共存,第一书记作为各种帮扶体的“中枢”,任重而道远。不能只扮演充当“传话筒”的角色、游离于各帮扶体之外。要发挥具体作用,起到整合资源,协调各方、指导谋划、统筹推进的作用。同时,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不能“原地踏步”局限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要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组织落实扶贫项目,协同选准发展路子,推动政策落实,增强贫困村、贫困户 “造血”功能。
其次,各级帮扶干部要发挥“主体作用”。帮扶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要凸显主体作用,不但要抓日常,还要抓长远。不能只盯贫困户收入标准,满足于算收入账,还要制定长远帮扶计划,防止“返贫”。不可否认,脱贫攻坚任务繁杂,越往后任务也越艰巨,帮扶干部不但有帮扶工作,还有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务。这就要求各级帮扶干部提高工作标准,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初心,以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把帮扶工作做到实处,在“细”和“实”上下功夫,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最后,纪检干部要发挥好“监督作用”。纪律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遍。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执纪监督问责职能,为脱贫攻坚提供纪律保障。不断延伸监督触角,发挥监督探头作用,不断把监督执纪贯穿帮扶工作始终,对在扶贫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职失责问题的村干部和帮扶人员进行问责处理,通过问责处理,发挥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震慑效应,压紧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
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工作,也是战场,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