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泥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到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市,深入企业、城市社区和农牧区,就学习贯彻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问题进行调研。在包头市石拐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区,贺国强听到他们计划把近4万棚户区群众从煤炭资源枯竭区搬到市内统一建设的居民小区时,高兴地说,你们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希望进一步加强小区管理和服务,解决好搬迁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2010年7月2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把好事办好?如何让“为群众办一件大好事”,正正成为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而不是如近期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在办好事的过程中,出了岔子,引起民怨,事与愿违,令人遗憾,值得深刻反思。笔者以为,要“切实把好事办好”,不负贺书记所望,必须注重几点。
把好事办好,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为群众办好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诚如邓小平同志教导的那样,要始终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不能一厢情愿、一意孤行,要注意倾听民意;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要注意发扬民主;不能强迫命令、随心所欲,要注意体恤民力。
把好事办好,要深入调查研究。“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因地制宜关键是要多发扬民主、多征询意见,在吃透上请、摸清下情、搞好结合上狠下功夫,切不能不切实际、强拉硬拽、生搬硬套。从这个意义上讲,因地制宜不仅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种优良的作风。做到量力而行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克服主观主义。不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仍然硬着头皮去做,缺乏自知之明、不自量力,不顾实际硬着头皮大干快上,难免埋下不少隐患,把好事办砸啦!
把好事办好,要强化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防止权力被滥用、把好事办好的重要保证。办好事应该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所以更应该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但事实上,不少地方干部怕监督,一旦记者介入、媒体曝光,前后的态度和言辞就大不一样。事还是那点事,人还是那个人,引起变化的关键就是监督发挥了作用。有了监督,干事者就更懂得该如何负责了。同时,监督还是群众表达诉求、了解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实中不少干群关系紧张、利害冲突,就是因为缺乏了监督这样一个可以沟通互动的机制所致。所以一定要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防止麻痹大意,不让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有的人打着为群众办好事的幌子,借机敛财、中饱私囊。对于这样的人,绝不能留情,绝不能手软,要严惩不贷、杀一儆百。只有严惩腐败,才能严防“豆腐渣”工程,让所办好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强化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严格责任追究,严防所办好事半途而废。
把好事办好,要群众自己评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到底有没有把好事办好,不能由自己说了算,也不能由上级说了算。关键是要由群众自己来评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到底是民心工程、还是“敷衍”工程、“作秀”工程,群众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建立由棚户区群众、居民广泛参与的民主评判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倒逼”机制,将好事办成让群众得到实惠、暖上心头,放心、安心的民心工程,而不是窝心、窝火的“豆腐渣”工程、半截子工程,好心办了坏事,引起误解矛盾,引发民怨民愤。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