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的颜真卿
打印

唐· 殷亮著《颜鲁公行状》记载“颜真卿(709年—784年),公姓颜,名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真卿为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曾经任吏部尚书,颜真卿在书法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自创的“颜体”被誉为“四大楷书”,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书圣”王羲之,其于悲痛之中创作的《祭侄季明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由于颜真卿书法的名气太大,所以至今也流传着“学书者必学颜体”的格言。但他不仅书法造诣高超,还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畏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一个人的成长定有其轨迹可寻,颜真卿这样一个刚正、笃实、纯厚的人是如何练就的呢?下来作者为大家带来几个颜真卿的小故事。

一、冤案平反——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唐朝朝廷给让颜真卿做了监察御史。史料记载,一次颜真卿来到陇右(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现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件案子牵连了许多老百姓,影响很大,颜真卿判断可能是一件冤案。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诉冤情,可办案的官员就是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所以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

说来也怪,自从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没落一点雨星儿。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人祸加上天灾,五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颜真卿决心为这起冤案平反,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终于弄清案情真象,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最后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惩治了失职的官员。五原的百姓人心大快,都说:“颜御史真是为百姓作主的好官啊!”

据说,就在颜真卿为蒙冤的人平反那天,好几个月不下雨的五原,一下子就下了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又把这场雨和颜真卿平反冤狱的事连起来,四处传扬说:“准是冤情惹怒了上天,给五原带来这场旱灾,如今颜御史为受难的人伸了冤,感动了老天爷,才有这场大雨呀!这场雨就叫‘御史雨’吧!”

  1. 安史之乱——“忠肝义胆,柱国忠臣”

    过了几年颜真卿被派到平原郡(现在山东德州)去当太守(军政一把手)。平原郡归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安禄山早有野心,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时机一到就发动叛乱,好自己做皇帝。颜真卿看出了安禄山的野心,但此时安禄山深得皇帝信任,颜真卿多次上书均得不到皇城重视,于是就假装要预防洪水,加高加固了平原城的城墙,屯积了许多粮草,还趁机把能够打仗的青壮年人登记起来,做好了守城准备。

    公元755年,安禄山果真发动了叛乱,消息传来,颜真卿立即招集起队伍,早就做好了奋勇抵抗的准备,史料记载当时的战争打的非常惨烈,叛军久攻不下,对颜真卿用尽了利诱、威逼各种手段,但颜真卿“忠君报国”的精神从来没有动摇,最后颜真卿的胞弟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被安禄山的手下杀害,颜真卿知道这个噩耗后,挥泪下写了千古流传的《祭侄季明文稿》后抵抗的精神更加顽强,颜真卿坚守平原城,抗击了安禄山的大批军队,牵制了叛军的力量,为唐朝军队最后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争位帖》——“不畏权臣,以书讥讽”

    闹了近八年的安史之乱虽说平定了。但唐朝末年,朝纲混乱,中央政府已无领导能力,同时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曾经成为世界中心的大唐盛世不复存在,唐政权走向灭亡已成定局。

    一次,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的名将郭子仪(他的故事见本全书军事家卷)来长安朝见皇帝唐代宗,唐代宗设宴欢迎他。本来,按照朝廷规定的礼法,宴会上文武官员的座位的前后顺序,应该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排列。可是,负责安排座次的官员郭英义,为了讨好唐代宗宠信的太监鱼朝恩,竟把官职地位比他高的尚书们的座位排到了他的后面。宴会上鱼朝恩十分得意地坐在前边,颜真卿见了十分气愤,等到宴会结束,他对大家说:“鱼朝恩不过是个善于拍马屁的小人,没有什么功劳,他的座位凭什么排在前边!” “他是皇上的红人儿,谁惹得起?还是算了吧!”几位怕事的尚书劝他。“不!这有关国家的尊严,不是件小事。这个座次我一定要争!”颜真卿坚定地说。

    回到家,颜真卿怒气难平,马上提笔奋力疾书,不一会儿,一封责问郭英义的信就写出来了。这封题名为《与郭仆射论座位书》的信,写得义正辞严,历数了鱼朝恩的种种罪恶,痛斥了郭英义溜须拍马的无耻行为。尤其珍贵的是这封信里的字,颜真卿写得笔力雄健,气势夺人,把他愤恨难平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从这些字里就能看出颜真卿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来。后来,这封被称为《争座位帖》的信留传下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四、祭侄文稿——“书文并重,千古流传”

    《祭侄稿》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但是《祭侄稿》这里面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抗击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和他一起发兵讨伐叛军。颜杲卿是常山郡(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他率军和叛军苦战了好几天,可是因为寡不敌众被叛军俘获了。安禄山叫手下人把颜杲卿和他的小儿子季明押到自己面前,问:“你为什么要反叛我?”颜杲卿瞪着双眼,连声大骂道:“呸!我是唐朝的臣子,我为国家讨伐叛贼这叫什么反叛?”安禄山又气又恨,叫人用铁钩钩断了颜杲卿的舌头,可是颜杲卿还是骂不绝口。最后残暴的安禄山竟下令把颜杲卿父子活活地剐(古代一种用刀把人慢慢割死的酷刑)死了。

    颜杲卿父子遇害的消息传到了平原,颜真卿悲愤极了。他想到颜杲卿一家满门忠烈,全家三十多口人为国捐躯,就连少年英俊的小侄子季明也惨死在叛军的屠刀下,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颜真卿决定为侄子季明写一篇祭文。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起来。他越写越快,越写越悲愤,国恨家仇全部凝聚在笔端,一篇文字苍凉悲壮、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了。这篇手稿是颜真卿含着泪写成的。文中有好几处因为笔写干又顾不上蘸墨而形成的枯笔,使人感到他的心情是多么地悲愤啊!这篇《祭侄稿》不但文词好,书写妙,还饱含作者的爱国热情。只有像颜真卿这样又是英雄又是书法高手的人才写得出来。

    后来,这篇《祭侄稿》成为他最杰出的行书作品。历代书法家把它称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受到了人们的珍爱。


上一条:正直无畏的第五伦
下一条:开仓赈济焦云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