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出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口中。
马援(公元前14年至公元后49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人,是东汉初年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世人都知他战功彪炳,以“马革裹尸”而闻名,但他的文笔和见识也颇有可述,写有《诫兄子严敦书》,又称《诫侄书》,千古流芳,堪称我国历史上家教家风的开山之作。
马援兄长马余去世后,马援主动担负起教诲两个侄子马严、马敦的职责。他将侄儿视如己出,早晚耳提面命。公元41年,马援南征交趾,在军中他听说自己的两个侄子马严和马敦都好议论人、讽讥人,马援深以为忧。在外征战不能亲自教导侄子,他就在作战间隙写下这封《诫侄书》,万里传书,殷切之情流于言表,肃严之意沁人肺腑。《后汉书·马援列传》《古文观止》都收录了这篇千古名文。
在信中,他是这样写的:“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去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尚未就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诫侄书》全文仅252字,却是句句箴言,告诉了人们很多为人做事的道理。马援告诫侄子要遵纪守法、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谨敕慎行,听从父母教诲,谨慎交友,做人做事力求量力而行。马援以此告诫侄子,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为建立、稳定东汉初年的政治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马氏家族代代传承的这种精神风范,马援三子一女皆成栋梁之材:长子马廖官至顺阳侯,次子马防官拜翟乡侯,三子马光官至许阳侯,小女马皇后为汉明帝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之一。其孙马遵、马钜、马康、马朗、马度等皆封侯晋爵。东汉关中大儒马融亦为马援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