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秦腔家更暖
打印

我的老家就在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西南岸边,天气晴朗之时,站在田野就可看见终南山,连绵不断、清晰如画,好似矗立在眼前。儿时的我常常望着山脉发呆,幻想着有一天可以爬上那最高的峰顶,将山峦美景尽收眼底。

小时候,我常常盼着过生日。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过生日时,妈妈才会给我打两个荷包蛋。过年也只是吃妈妈做的旗花面,加一点点肉末,好吃极了。也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棉鞋、棉衣裤。大年三十晚上,试穿新鞋,在炕上走了一圈又一圈,不忍新鞋踩在地上。

那时,我最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附近石婆石爷庙的故事、刘备招亲、诸葛亮神机妙算、雷打张继保、孟母三迁、三娘教子、杨家将……这些多是戏曲舞台常演的传统剧目。

每当过年过节,爸妈就会带我去看大戏,早早地占好地方等着戏开演,舞台上绚丽多彩的服装头饰,美艳动人的漂亮女子,精彩处此起彼伏的掌声,都令我欢喜不已。

从看到演,我这条路一走就是半辈子。

1980年,十二岁那年,我考入了陕西省艺术学校,生活费由国家补贴,我几乎没什么大的花费,练功衣、鞋子、冬天的棉大衣、暖壶都是学校发的,看病也有记账单,老师们争着给我们教戏、教绝活。在我的恩师、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蓝鱼先生的悉心教授和严格训练下,我亦文亦武交替着学戏,从《鬼怨·杀生》到《扈家庄》《杀四门》《武松打店》《昭君出塞》《百花赠剑》《起解》《游西湖》《游龟山》《打神告庙》等,各个行当都在学。

七年苦练,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秦腔新秀,之后又在秦腔名家李爱琴老师、肖玉玲老师的传授下,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演出了《杨门女将》《郑瑛娇》《阴阳鉴》《白玉佃》《宇宙锋》《天女散花》《关中晓月》《焚香记》《红梢林》等几十部传统和新编戏曲作品。

从艺以来,我先后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主角奖等,出访意大利、美国、韩国,随中国戏剧梅花团赴全国各地演出,并成为登上央视次数最多以及教授外剧种学生最多的秦腔演员。多年以来,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举办讲座传播戏曲艺术。

从艺40年来,从最初坐十几个小时车下乡演出,到如今高铁及飞机的便利出行;从自带铺盖住学校、打地铺、住农民家里到住招待所、宾馆的改变;从自带雨鞋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到现在村村都通的平整洁净的水泥道路;从简单的馒头面条到鸡鸭鱼虾等讲究的菜肴上桌;从灰白黑三色的着衣习惯到色彩斑斓款式新颖的时装穿着;从农村土瓦结构的小房到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新式楼房;从原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转为私家小汽车出行……生活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戏曲根植于民间,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一点我感触尤深。老百姓的生活大变样了,与之相应,不再是过年过节唱大戏,而是家有喜事皆可请来大戏助兴,再偏远的地区,也可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无论时代如何更迭,西安于我,是厚厚的古城墙上的一砖一瓦,是往昔的辉煌、今人的荣光。

这条表演之路上,幸有家人相伴。

我与丈夫何红星是省艺校同学,彼此特别了解,性格也是互补,我好静,他好动,我不善社交,他很义气广交朋友。我一心练功学戏,生活的改善基本上都是靠他来奔波辛劳。结婚初期,工资低,生活窘迫,他就各处兼职,甚至还做点小生意,我也会在练功之余去帮着他分担,两人一起吃苦,一心一意去奔着自己向往的未来。

对于我业务的发展,作为戏曲导演的他和我的老师一样,要求是最严苛的,演好了,还会提出许多不足,演坏了必是狠狠批评一顿。记得一次演出《扈家庄》,武打枪花有点失误,一下场,被李爱琴老师批评一顿。从剧场走回家,何导一直都在批评我,我实在忍不住了,解释说武戏失误观众可以谅解的,他却大声说:“不可以,你看看裴艳玲老师还有京剧界其他武戏是什么样子的,人家能达到,你也应该达到,有本事练成裴艳玲老师那样,我就不批评你了!”之后的岁月里,我不再争辩,只有拼命练功。

2007年,我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团一员赴台湾地区演出时,见到裴艳玲老师,并和老师同台演出。我提起了这个故事,老师大笑,说一定要见见这小子。后来,裴艳玲老师来西安参加何导策划的演出时,直夸这黑小子有能力。

几十年来,生活中有许多磕磕绊绊,但共同的事业追求让我们始终并肩同行。家庭的责任感也让我俩共同携手把侄子们培养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随后,儿子也留学归来,在大唐不夜城工作后遇到自己的真爱——“不倒翁小姐姐”冯佳晨,最终喜结良缘。儿子性格开朗,儿媳温柔善良,两个人也是事业相伴,互敬互帮,相互成就。当时冯佳晨不倒翁演出配音“把手给我”的小视频,就是儿子拍摄发布的,点击量非常高。

之后,在曲江管委会和大唐不夜城的大力培养支持下,晨晨成为网上关注的焦点,可她始终保持以往的工作状态,拒绝了许多商业活动,一直为西安旅游做公益宣传。我们为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追求而骄傲,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现在的我们,做孩子们的好榜样,也为孩子们当好帮手,愿他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事业为伴的两代人,这是西安无数个你我的缩影。

在时间流淌过的每个日夜里,西安奋力张开臂膀,在钟鼓楼、大小雁塔、碑林、书院门、回民街、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永兴坊等各个地方迎接各地来宾。让我们一起为古都祈福,欢迎大家常来长安!(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上一条:花馍馍“蒸”出幸福味
下一条:“西迁伉俪”的家国情怀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