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石志光义务放映电影四十多年的先进事迹,很多人耳熟能详。对于已经70多岁的老石来说,四十多年来,义务放电影不但是自己热爱的事业,更是一件必须要理清楚的家务事。被广为报道的感人事迹背后,又有哪些少为人知的故事呢?
不久前,记者与老石约好去他家里坐坐。距离他家还有一段路时,老石已经满面笑容地站在街口相迎。在他家里的客厅落座,老石便和记者拉起了家常:“这些年来,因为义务放电影,获得了一些荣誉,但都和家人的支持分不开。”
老石所说的荣誉,是书柜里的一本本获奖证书、一个个奖杯、奖牌,不少是国务院、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团中央颁发的。这些年来,共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感动陕西人物”等一百多项荣誉。
四十多年来,老石为给群众义务放电影,去过省内107个市、区、县以及众多乡镇、社区和山区等,行程十万多公里,受教育群众超过百万人以上,做好事数百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晚报》报道老石的事迹时,身体壮实的他经常骑着三轮车,满载放映设备和电影拷贝为群众义务放电影。如今的他,虽已满头白发,仍然在坚持自己的事业。再多的荣誉,对他而言,也是实至名归。
“你知道这些年来,我为放电影花了多少钱吗?”
没等记者回答,老石略显激动地说,大概有一百多万元。对工薪阶层来说,这不是小数啊。
老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自己1977年正式为群众义务放电影开始,40多年来一共购置11套专业放映设备,有胶片的也有数字的。最贵的一套,有几十万元;一般的也有几万元。
这些钱哪来的?在西安一家石化厂上班的他,工作之余在火车站当过搬运工、在工地装卸过钢材,甚至捡过纸箱、水瓶……
他用粗糙而厚实的手为记者端来热茶,手背上还有一处淤青。“不碍事,前几天干活时碰了一下。”老石说。
老石第一次买放映机是1977年生产的,那是一台淘汰下来的旧机器,但那是专业设备,对私人来说是不多见的。于是,他动用了为结婚准备的800元钱,买下了放映机。为这事,老石推迟了结婚时间。
如今,当老石说起这事,心里仍然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在那之前,不让私人买放映机。所以有机会买,一定要买。这事,我到现在都不后悔。”
老石的家是普通人家,家境不宽裕,为了让妻子支持自己放电影,老石就想了一个办法,邀请妻子跟自己一起去放电影,尤其是去部队给子弟兵放电影。部队官兵的热情、群众的赞许与感谢,像三月里的春风一样,吹散了寒意、迎来了花香。“一起去放映的次数多了,她也能感受到那种欢乐与温暖。慢慢地,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些年来,没有她的大力支持,我不会把义务放电影这事坚持下来。”老石说。
老石和妻子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因为放电影的事,跟部队有了不解之缘。
两个孩子上中学的时候,老石就带着他们去部队义务放电影。当时的放映设备加上电影拷贝有几百斤重,所以放电影不仅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力气活儿,老石的初衷是,让俩孩子体会做事的不易,能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每次去义务放电影,老石总是秉持自己的原则,自带干粮、不吃饭、不收钱、不收礼。对于这种高尚精神,部队官兵更是由衷敬佩,军民鱼水情也就更浓厚,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就更深,因此军营里的良好风气也深深影响了老石的两个孩子。
高中毕业后,老石的儿子选择了参军,送别那天,当时的市上领导还与老石父子合影留念。儿子后来从部队复员,进了老石退休的那家工厂。当厂里提出要给在部队表现良好的儿子安排轻松一点的岗位时,老石却不同意,跟儿子商量后,选择了比较艰苦的一线岗位。“只要能锻炼人,吃苦、吃亏不算啥。”老石说。老石的女儿则考上了军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军官,目前仍在服役。后来结婚,女婿也是一位军官。
“当初我带他们兄妹去放电影时,人家还说我们是家庭放映队呢。俩娃确实能给我帮上忙,放电影时要装片盒,俩娃知道上下片盒的分别,我要装哪个片盒,不用说话,娃都递过来了。我平时也常在家里摆弄放映设备,俩娃从小看到大,也都学会了。”
老石没有说的是,他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影响。
为了给群众义务放电影,他需要钱去买设备,为此经常工作之余去打零工。但是当老石受厂里表彰,面对一笔5万元的奖金时,他提出要把奖金给困难职工。去部队放电影,部队首长坚持要给他钱,老石坚决不收。他的理由是,我是来拥军的,怎么能收钱。要是为了赚钱,也不会搞义务放电影这种事。
还有一次,因为挺身而出保护国有资产,厂里要奖他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老石仍然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还有很多人比我困难。他说服厂里的领导,要了一套60平方米的旧房。
老石70多岁的人了,玩起电脑、手机来可不像一般老年人那样陌生。因为早在2010年,当胶片放映机逐渐退出,数字放映机开始兴起时,老石就开始学习电脑,自己买书、不断请教,很快掌握了数字放映技术,操作大型专业设备已经很内行了,可以算是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
因疫情影响,眼下老石不能放电影了,但他不仅通过党组织交纳了2000元特殊党费,还带领家人制作了许多抗疫短视频和宣传海报,广泛宣传防疫知识、措施,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献计出力。
在石志光的教育和带动下,一家人也在心里埋下了奉献社会的种子。有时去义务放电影,不但儿子和儿媳会帮着架机器、调设备,女儿和女婿也会制作宣传幻灯片和视频。
老石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告诉记者:“照片上6个大人1个孩子,有3个党员。除了我是党员,女儿、女婿也是党员。从我们家的情况看,这几十年来,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提高了很多。我更觉得,以前的优秀传统也要传承下来。
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始终铭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念。”(西安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