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练兵场到纪检监察阵地,53岁的曾海尧不过是换个身姿奔赴“战场”而已——虽脱下戎装,但初心未变热血依旧,敢吃苦不言败的军人气质已成为他最鲜明的人生底色。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刚回到老家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韩河村陪父母过完除夕夜的曾海尧,冒着大雪徒步40多分钟,到镇上乘车提前赶回单位。彼时,正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时任安康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的他,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监督一线。
有着23年军旅生涯、参加过数次抢险救灾任务的曾海尧,不怕苦、肯钻研。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启动以来,他紧盯重大案件背后“保护伞”问题和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深挖彻查,创新提出“精准研判、科学决策、责任明确、依规处置、高质高效”的工作方法,成功办理了一件又一件案情复杂、社会影响恶劣的难案要案。
2018年2月,一件问题线索引起了安康市纪委监委的高度关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曾海尧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挨家挨户深入核查,仅笔录就制作了200多份,身体力行为全体办案人员树立了标杆,进一步推动了“打伞破网”工作的开展。
历时178天,该问题线索被逐一查清,立案查处37人,移送检察机关6人。消息传开,群众拍手称快。
那段时间,白天走访、调查取证,深夜开会研究线索、讨论案情、撰写报告,几乎成为曾海尧的工作常态。同组的一位纪检干部至今记得,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曾海尧顶烈日、冒酷暑,咬紧线索多方取证,最终推动该案件得到彻底处理,“他身上有杠杠硬的军人本色。”
2020年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3年来,曾海尧带领安康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干部共处置问题线索160余件,办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50多件。
查办案件容不得半点马虎,曾海尧常常提醒自己和同事们:“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每起案件的办理,必须慎之又慎,必须依规依纪依法。”
在查处另一件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线索时,曾海尧数次与涉案人员谈心谈话,耐心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真心真情真诚感化了涉案人员,赢得了信任和理解,为案件打开了突破口。
2021年,曾海尧被评为陕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此时,距他转业已过去了整整10年。十年磨一剑,他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胜任不了这份工作的。”曾海尧说,曾经,他一直认为忠诚奉献是军人独有的名片,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后才知道,纪检监察干部同样忠诚担当、无私奉献,有的纪检监察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带病工作,把一腔热血献给了纪检监察事业。
所有的过去,不会随着退役而消逝;身上的精神,化作一身“看不见的戎装”。
2021年9月,曾海尧担任安康市汉滨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在他看来,“以前我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战士,现在我是一名手握正义之剑、反腐之剑,捍卫祖国和人民利益的战士,同样的称呼,同样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