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道书院内建于民国时期的教学楼。郝重庆 摄
2013年5月,陕西省三原县清河北岸的一所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被誉为明清陕西四大书院之一的“宏道书院”。一所书院能荣列“国保”,不仅因其建筑的古老,更因其有着传承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士人风骨。
明弘治七年(1494年),时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的王恕致仕归乡,协助儿子王承裕在普照寺旧址上建立讲学之所,取名“宏道书院”,旨在弘扬为官之道、处世之道、为民之道。王恕为官四十七载,辅佐五朝君主,官至首辅,为官多地皆有惠政,时人赞曰:“天子嘉其忠,豪杰让其美,苍生颂其德,夷夏仰其名。”
王恕出生在三原县光远里(今三原县北城)。他天资聪颖,学识渊博,正统六年(1441年)考中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高中进士,改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王恕“不喜为古文辞”,主张学有所为、经世致用。他相继担任大理寺左寺副、扬州知府、南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务,仁政爱民、刚直清严,朝野内外皆留美名。
苍生为念 仁政爱民
王恕以苍生为念,所任之处皆施爱民、救民、利民之仁政。任扬州知府时,当地出现了严重饥荒,要开仓赈灾,必须得到上级批准。但王恕清楚,若等到批准后开仓,定会有百姓饿死。于是他不顾个人得失,毅然开仓赈灾,救活百姓无数。王恕巡抚南直隶时,当地遭遇夏旱秋涝。他实地勘察灾情上报,为苏州、松江、常州等六府申请减免秋粮赋税。据统计,共为六府减免秋粮“六十五万四千八百九十余石,马草二十七万余包”,煮粥救济灾民二十多万人,为九万户灾民发放了耕牛和种子。
江南地区丝织业发达,长期承担着为朝廷输送精美织品的重任。风调雨顺时,朝廷的摊派百姓还能忍受,可若遇灾荒之年,百姓便无力应对。王恕看到了百姓之苦,上奏指出,“一件精美丝织品,需要十多个人花费半年时间才能制成,将此赏赐给有功之臣,的确可以使大臣感恩报国。但赏赐过多,会造成浪费,劳民伤财。”王恕建议,宫中所需丝织品由两京织染局制造,预备赏赐的物料由各司府所属织染局制造,停止让各地进贡锦绣织品和奇珍异宝。
此外,王恕还上奏请求停止烧造徭役,称各地遭遇天灾,不应再加重百姓负担。最终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
不惧奸佞 直声震朝
宦官干政是明代政治的一大怪象,朝野内外影响恶劣。而王恕敢于直面与宦官的斗争。永乐末年,各地设立镇守太监。这些镇守太监借“监守”之名干预地方政务,鱼肉百姓,令人深恶痛绝。其中,镇守太监钱能贪婪成性,为祸云南数年,百姓怨声载道。钱能不仅压榨穷苦百姓,就连地方官员也成其勒索对象,还将贪欲之手伸向安南诸国(今越南地区)。为平息民怨、巩固边陲,朝廷派遣左副都御史王恕巡抚云南。王恕到云南后通过深入调查,弄清了钱能鱼肉百姓、勒索官员、扰乱边防的罪行。他多次上奏请求严惩钱能,以平民怨。钱能也请宫中党羽对皇帝施压,调走王恕结束巡查。王恕不顾个人安危,一再向皇帝申明,不能因袒护一个太监而让国境不安。由于王恕誓要惩奸,皇帝迫不得已将钱能召回南京。
王恕曾五次上奏弹劾宦官王敬、王臣。这些宦官打着为皇帝寻找奇珍异宝的幌子到江南压榨百姓,祸害一方。王恕上奏,若是纵容这些宦官恶行,就会让百姓误认为“陛下惟珍奇是好,而无忧民之心”。在王恕坚持之下,王敬下狱、王臣等19人被斩首,朝野内外人人称快,皆谓“三原王公有回天之力”。明宪宗末年,君主无德,朝政污浊,重臣虚设,民间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说。唯有王恕在朝时,不惧奸佞,直言进谏,时人称颂“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指窖止贪 刚正清严
王恕为官四十七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并以此教导后代。王恕告诫要去外地做官的儿子,“尔忧贫乎?家有素积,不必官中常做仓鼠。”他将儿子带到后院,指一处云“此藏金之所,有金一窖”,指另一处云“此藏银所,有银一窖”。多年后,其子在院中寻找父亲所指金窖、银窖,什么都没挖到,却因此留下了王恕“指窖止贪”的千古佳话。
王恕南京任职时,在门上贴出告示拒礼,挡住了很多不速之客。名臣耿裕曾在南京任礼部尚书,后来王恕推荐其在北京任吏部尚书。耿裕感叹昔日,晚上从礼部回家都要经过王恕家,经常能看到王恕家的一个老仆人拿着碗去买油,而自己当官以来从来没买过油,故每次路过王恕家都感到羞愧,要背过脸贴墙而过。
王恕任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时,虽官至极品,却俭朴如初。他所穿朝衣,只用赤绢,经常一袭蓝布袍,洗完再穿,锦绣衣服也仅有一两套,只在重大节庆日穿。王恕饮食也很简单,每当下筷时都要反复感叹:“范文正公每食必称事‘我今日干何事而食此耶’。”王恕平日对家人要求也异常严格,任吏部尚书后,儿子要来北京,他不允许儿子借用沿途驿站,最终儿子只能骑着骡子,风餐露宿两个多月才到达。
七十二岁的王恕在致仕后又被起用到北京任吏部尚书,他不徇私情,殚精竭力为国选才。王恕选才用才极重德行,他推荐廉洁刚正的何乔新为刑部尚书、操持端谨的强珍为大理寺少卿、忠诚恳笃的刘大夏为右副都御史。仅弘治元年,吏部从地方到中央更换官员过百人。史书记载,“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正是有以王恕为首的清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大明王朝才有机会开启“弘治中兴”的新局面。
致仕归乡 书院弘道
王恕担任吏部尚书六年后,二十八次上奏恳请致仕让贤,未获批准,直到七十八岁才得以致仕归乡。他本想致仕后静心修养,潜心著述,没想到家乡学子问学心诚,求道心切,再次点燃了他在三原办书院育英才的梦想。王恕对书院的功效有深刻认识,他认为“书院乃儒者讲学明伦之所,所以化民善俗而成才者也”,对一个地方的民风教化和人才培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王恕任扬州知府时,就曾创办资政书院,培养出了张鼐、高铨、马岱、邱俊、张锐等一批济世之才。
三原在元代建有一所学古书院,可惜年久失修,逐渐废弃。明弘治七年(1494年),王恕儿子王承裕中进士后在家侍奉王恕。因学古书院修复困难,王承裕就借普照寺故址办宏道书院。宏道书院环境优美,院内种植牡丹、莲花等花卉。王恕将多年珍藏典籍5000多册捐赠书院,藏在考经堂,以供学子博览。该书院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的大道理,并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下功夫。王恕仿照朱熹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为宏道书院定立学规20条,对学生起居、学习、就餐、游艺都作出严格规定。王恕也经常来书院,为学子“辨疑摘疵,终日不倦”。
在这所书院教育下,相继涌现出了一代大儒马理、弘治状元康海、正德状元吕柟、户部主事秦伟、河南巡抚雒昂、工部尚书温纯等一批辅国名臣。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赞扬弘道学子,并将王恕父子及弟子称作关学之“三原学派”。
宏道书院的办学极大促进了渭北地区教育发展,明清时期三原籍学子进士及第者高达138人。民国初年,这所书院更是走出了一大批“经世济民、学贵报国”的宏道学子,其中包括于右任、李仪祉、张季鸾、范紫东、吴宓、张奚若等一大批栋梁之才。王恕的风骨是这所书院的灵魂,辈出的英才是这所书院的血脉。五百多年来,这所书院在清河北岸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堪称中国西北教育史上的奇迹。
正德三年(1508年),一代名臣王恕终老三原,讣闻传到朝廷,明武宗为王恕辍朝一日,追赠王恕左柱国,谥号“端毅”。朝中公卿哀悼的同时,也深表羡慕:“谓公禄位名寿,终始俱全,近古所未有也。”作为“三原学派”的开宗者,王恕其风骨如嵯峨巍巍,其精神如清河徐徐,与古老的宏道书院一起,经百年而不衰,历百世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