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落成典礼。1938年10月2日,一所旨在救济、教育难童的保育院,在抗战烽火笼罩下的延安成立,毛泽东同志亲题祝词“儿童万岁”,朱德、项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祝贺。
简陋的环境中,86个孩子成为第一届保育生。他们有的是烈士遗孤,有的是前方将士子女,年龄都不足7岁。无论家乡何处、出身如何,在这里,他们都是抗日救亡洪流中幸存下来的幼小生命,也是中国革命的小小火种。
如果说,抗战胜利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那么,这所因战火而创办起来的保育院,则为这个民族保存了可以燎原的星火,积蓄起永续发展的力量。
延安时期,保育院的孩子们在进行体育竞赛。(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供图)
“千里长征”
与祖国命运相连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门口,一块泛黄的木质牌匾,镌刻着一行特殊的字:原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带有深刻时代烙印的称谓。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同胞家破人亡,无数儿童流离失所,“拯救来自各个战区的难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1938年10月,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战时儿童保育院(以下简称“保育院”)在延安成立,这便是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前身。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保育院成立仅一个多月后,为躲避日军空袭,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紧急转移,保育院也迁址安塞小草峪。1940年9月,保育院又迁至李家洼。
1946年,随着内战全面爆发,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对保育院进行战前疏散。兵荒马乱中,往哪里走?吃住怎么保障?万一被俘虏了怎么办?情况紧急,出发前这些问题完全没有时间考虑。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由老师背在身上,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躲进骡马背上驮着的竹筐里。大转移途经绥德等地,东渡黄河到山西,直到1948年9月,保育院的老师和孩子们才再次回到延安。
这场历时20个月、行程长达1000多公里的安全大转移,创造了无一人掉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被称为我国幼教史上的“千里长征”。枪林弹雨中,孩子们与祖国命运相连、血脉相通。
大转移保护的不仅是孩子,更延续着“为人师者立德立行”的精神,这成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84年历史中最深沉厚重的底色。这段浸染着血与泪的历史,后来以一匹马的形象,被设计成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院标。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行政楼。(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供图)
星夜烛火
照亮前行的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相较于“受业解惑”,学前教育更侧重“传道”,老师高尚的道德风范对幼儿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
在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院长王淑君看来,第一保育院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这种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厚重的院史背景,对保育院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职工管理全过程。”
每学期开学首日,全体教职员工签订廉洁承诺书已成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一种仪式。“廉洁从教”“拒收礼金礼券”“谢绝家长宴请”“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内容被明确写入承诺书中。
事实上,只有读懂了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院史,才能知道“清廉”二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保育院成立没多久,就赶上抗日战争以来延安最困难的时期。保育院工作人员和老师养猪、牧羊、织毛衣、缝衣服,只领津贴不领工资,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孩子们生活所需和心理健康。
今天,陈列在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院史馆的很多宝贵资料,记录下了当年的点点滴滴——
1942年,保育院响应大生产运动,大家白天开荒种地,晚上点着蜡烛纺线织布,还相继办起磨坊、豆腐坊、养猪场……
1945年,86个孩子感染了麻疹,在药品等医疗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和老师自愿组成输血队为幼儿输血。
1947年,保育院大转移时,时任院长杨芝芳不慎从7米多高的土崖摔下,但她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带领大家安全渡过黄河。
在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保育院老师以弱身抵战乱,挽狂澜于既倒,她们像庇佑着小鸡的母鸡一样,对孩子们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和孩子们一起跋涉一起吃苦,以星夜烛火的微光,点亮孩子们成长的天空。
家喻户晓的儿歌《丢手绢》的词作者鲍侃是1941年进入保育院工作的。“我们遇到飞机轰炸,我和几位保育员把几个孩子压在身下,结果孩子们毫发无损,我们差点送了命。”在回忆文章中,鲍侃讲起了当年护送孩子转移途中遇到的事,“我们把像母亲一样的爱全部倾注到孩子身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曾在保育院生活过,与保育院多位老师结下深厚感情。他给昔日保育院的“妈妈”隋灵璧写过一首诗:“爱儿酣出战马鸣,妈妈夜缝伴繁星,窗外宝塔通日出,山下延河送英雄……”
血脉流长
实现历史性跨越
1949年11月,保育院从延安迁移到西安,1955年更名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在延安的11年间,这所在战火中求生存的保育院,以保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创了“保教合一制”的先河,书写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辉一笔。
所谓“保育”,简单来说就是保护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教育”则提倡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行,这些与当今的学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每周一早上,孩子、老师、家长共同参与保育院的升旗仪式,围绕互助、团结、诚实、勇敢、关爱、和谐等主题开展活动,持续树立好家风、好师风、好院风,传承红色基因。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每年,保育院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之旅”户外亲子课堂活动,到保育院旧址寻根。通过家长的有效参与,由家庭带动社区,再由社区推向更广范围。
如今,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依然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冬天给保育院题写的“好好的保育儿童”7个大字。
对这里的158位教职工而言,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殷殷重托;
对这里的所有孩子而言,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84年过去,许多事变了。如今的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面貌焕然一新,幼儿和教职工人数变多了,与“名校+”共同体成员共享优质资源,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但在变化的另一面,有些事没有变,也不会变,一如永远璀璨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