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精准跟进监督守牢农村集体“家底”
打印

今年以来,渭南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专项整治统筹协调推进作用,紧盯政治责任落实,压紧压实职能部门整治主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扎实推动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规范工作走深走实。

突出四级联动,上下协同发力稳步推进。一是“双专班”联动发力。市纪委监委统筹抓总,将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规范作为专项整治“小切口”,组建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农业农村局农村“三资”工作专班“双专班”联动工作模式,定期召开专班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形成整治主责、监督专责贯通协同、一体发力。二是“双组长”夯实主责。督促县(市、区)切实发挥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规范“主力军”作用,成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推进机制,专题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合同清理规范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三是“三包联”全面清理。夯实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市县农业农村局合同清理责任、镇村具体落实责任,建立部门包县、区县包镇、乡镇包村的三包联机制,督促镇村主要负责人签订《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干部承诺书》1962份,对标规范清理要求,全面清查排查集体资源资产,逐一比对登记,确保账实相符、一一对应。大荔县纪委监委督促指导90%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事前、事后双承诺书,带头开展合同清理工作。

强化闭环监督,内外贯通聚力抓细抓实。一是锚定整治切口,清单制推动纵深开展。坚持小切口大整治定位,将农村集体“三资”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的突破点和着力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深化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十二条措施,紧盯“排查收集、集中审核、整改纠错、建章立制”等关键环节,开展常态督导指导4轮次,对进展缓慢的重点督导、约谈提醒,建立专项问题清单,推动合同清理规范稳步推进。二是坚持政治引领,常态化开展执纪监督。坚持以政治监督为引领,把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与日常监督检查融合贯通,制定“月度监督任务清单”,综合运用“室组”联动、市县贯通监督模式,紧盯重点任务推进,抓实行业领域整治,精准靶向施策,全程跟进监督,推动问题整改115个。三是健全监督体系,系统化提升监督效能。持续深化村级述责述廉,将农村“三资”管理、合同清理规范等作为重要内容,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监委会主任向镇(办)纪委、群众代表述责述廉,坚持“述前”排查走访找问题,“述中”评议质询提问题,“述后”全面落实问题整改,程序化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四是从严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态势。把查办案件作为推动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有力抓手,对今年以来涉及农村“三资”信访举报起底清仓,督促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线索38个,下发督办函7份,督查督办问题线索11个,严肃查处农村“三资”问题35起,处分36人。

发扬基层首创,数字赋能助力提质增效。一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开门搞整治,充分运用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相关政策、规定,督促镇(街道)、村(社区)通过横幅、标语、宣传车、《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等形式,推动家喻户晓,主动接受监督。蒲城县发挥村级网格员作用,利用茶余饭后、田间耕作等时机,以聊家常的方式组织宣讲,全市累计开展宣传动员212次。二是创新数据联审,实时调度跟进。丰富数字监督实践 ,探索开发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微信小程序,开展专题培训,解答疑难困惑,同步建立村填报、镇确认、县审查、市调度工作机制,将“串联审核”纸质模式变为“并联审核”信息化模式在全省推广。程序上线以来,全市收集登记合同150507份,涉及金额30.84亿元,同步审核合同49717份,纠治整改合同21228份。三是健全制度规范,提升综合效能。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查处的典型案件,督促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新建修订“强化农村三资督导管理”“问题线索移交”“报送合同审核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规定,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精准化,形成及时跟进、动态掌握的管理制度体系。(渭南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泾阳: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下一条:米脂:召开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