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怀德:法治政府建设要警惕形式主义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全国法治政府评估”课题组,对包括直辖市在内的53个城市的法治政府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测评,发现各地法治政府建设发展并不平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地方政府对依法行政的组织推进工作呈现模式化、套路化,停留于口头承诺,缺乏实质举措;部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过于简略、粗糙,多宏观和原则性规定,少可操作举措;一些制度,如行政问责等,有规定无落实,实际中运用非常有限;部分制度如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投诉举报处理,实际效果低于其形式规定。部分建设举措停留于应付上级要求、显示“政绩”上,不能有效提升行政权的规范程度。这同时也导致,本次评估中公众的满意度评价普遍偏低。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还需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细化,改变当下法治政府建设多宏观原则性规定、少操作性制度安排的现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专家评估论证,完善决策的公众参与。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
梁 柱:莫被“翻案”之风迷惑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它更多地集中在史学领域,而影视、小说、美术等领域也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可以说,但凡我们肯定的历史,它就统统颠覆。例如,当前“翻案”、“重评”之风大行其道。有人提起抗战,认为只有国民党在抗战,而共产党在平型关战役中只歼灭日军53人,这些数字是他到日本靖国神社里面数出来的,以所谓的细节真实来否定敌后战场的存在及其重大作用。还有学者在美国看到了蒋介石日记,就认为可以据此认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甚至据此可以重写中国近代史。还有人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只有一个要求——现代化,而现代化的要求被革命压倒了。这些观点很有迷惑性。实际上,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对毛泽东的诬蔑、抹黑和歪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开国领袖,特别是像毛泽东这样的民族英雄遭到如此的谩骂、诬蔑、抹黑。有人甚至诬蔑说《毛泽东选集》中仅有12篇文章是毛泽东自己写的,其他都是别人代写的。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也都是胡乔木改的。这些是不是事实呢?当然不是,有档案文件为证。现在胡乔木的女儿有机会就要做声明,说我爸爸怎么能写出毛泽东那样的诗词,相反,我爸爸的诗词有些还是请毛泽东改的。(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詹 勇:敢于向潜规则宣战
潜规则顽疾之深、为害之烈,常在于扭曲价值观念、污染社会生态。潜规则为何能大行其道?制度漏洞的空子、政策执行的走样、信息封闭的“黑箱”,都是其滋生的土壤。潜规则面前,一些人心理上纠结、行为上分裂。声讨公款吃喝,酒杯一端又来个“下不为例”;痛骂“走后门”,自己有事又忙着找关系;害怕“伸手被捉”,又挡不住“不收钱会成为异类”的受贿逻辑。这样的首鼠两端,正助推了坏习惯的养成、坏风气的流布。敢于向潜规则宣战,最需要拒绝麻木和放任,唤起勇气和担当。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说,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人人都站出来负起责任,对潜规则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员)
唐利如:警惕“普世价值”话语陷阱
为了实现其独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和经济利益,西方国家不仅重视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建设,而且高度重视以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他们给“普世价值”戴上美丽的光环,巧妙地设计话语陷阱,使对手束手就擒。一是别有用心地构建话语体系。利用强大的舆论工具,将他们的价值观说成是“普世价值”,将“普世价值”宣称为全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然后,罔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近现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成就简单归结为遵循“普世价值”的结果。宣称“普世价值”及其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落后、实现文明进步的唯一选择,最后推导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的结论,从而为世界量身定制一整套符合西方利益的价值坐标和话语体系。二是制造话语陷阱。冷战结束之后,西方社会以“普世价值”为思想利器,利用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布设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魂阵”:如果你默认或者接受“普世价值”,则正中其下怀;如果你反对“普世价值”,他就直接给你带上独裁、反自由、反人权等帽子,说你愚昧落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三是垄断话语霸权。西方国家早已习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形式来评价非西方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只要这个国家和民族取得了成绩和进步,直接来一个“万法归一”,说成是遵循“普世价值”的结果;如果这个国家和民族停滞不前或者陷入困境,不问青红皂白,全都归结于没能有效践行“普世价值”;假如不按西方的要求和意愿行事,就被贴上“极权统治”和“违反人权”等负面标签,实施各种制裁,并利用一切机会打压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四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话语输出。西方社会在全世界宣传和推行“普世价值”,花样不断翻新。例如,以指导发展为名,大肆输出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使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帮助转型为名,实施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大伤元气;“9·11”之后,以反恐为名,武力入侵阿富汗;进入新世纪,借民主之名,策划“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普世价值”不仅没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福音,反而引发社会持续动荡。历史充分说明,“普世价值”非但不是非西方国家走出贫穷落后的灵丹妙药,而且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历史的悲剧,最终结果是沦为西方资产阶级的“附庸国”。(作者系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