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题目为《精准扶贫不能流于精准填表》的文章比较火,扶贫一线的干部们纷纷转载,表示各种赞同,可谓戳到了“泪点”。文章提到,对扶贫表格、材料的要求,一会儿县里标准,一会儿市里标准,一会儿又是省里模板,三番五次改变,要求重新算账、重新填写、重新上报。并表示,好日子是“实干”出来的,不是“填写”出来的。
诚然,精准扶贫不能流于精准填表。换位思考,没有人愿意三番五次地深陷在扶贫表格中出不来,但填写表格的过程绝不是“为了填表而填表”,每一次填表都是一次“再识别”的过程。有人惶恐,扶贫扶了一年了,这不等于承认识别还不精准吗?在我看来,这没什么,承认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错误,这不就是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的合理路径吗?何况,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颗扣子”,必须扣好。如果识别不准,后面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脱贫攻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我国的历史上,从未有人走过这条路,因此,没有任何经验、路径可以参考,唯一的办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国几千万的贫困人口,每一户每一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要摸清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摸石头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都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A地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合B地,出现的问题也不一定会出现在别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脱贫攻坚工作越复杂、面临的新任务越繁重,干工作的出错率就越高,这符合辩证法,也符合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三个区分”,也正是要对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探索性试验、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既要包容,也要加紧改正、加强预防。
真理是锻造出来的,在扶贫领域,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对的,不代表过程就一定完美无瑕。事实上,每一个更换后的表格都比之前一次的表格设计的更规范、更完善、更有可操作性、更能全面反映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每一次的修正,都让扶贫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过去一年,我们的扶贫过程中,出现贫困户识别不精准、贫困人口退出不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不合理、帮扶工作不扎实、个别地方干扰市县评估等等问题。每一条问题都是极其严重的,不解决这些问题,单纯的谈脱贫期限是毫无意义的。欲速则不达,扶贫工作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让该退出的退出,该扶持的扶持,让贫困户真正通过发展产业等找到脱贫路径,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哪怕既定的脱贫期限延迟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脱贫攻坚和改革一样,也已进入“深水区”。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们更要不忘初心,更要时刻保持不烦躁、不抱怨的情绪,沉下心来,就像第一天来到扶贫一线一样,充满斗志,充满豪情,充满“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勇气,把脱贫攻坚工作当做一生的事业来看待。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初心,这条扶贫之路一定会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