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营私的晏殊
打印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景德元年,以神童荐,次年三月,廷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由此开启了五十载仕宦生涯。难能可贵的是晏殊一直坚持为官不可营私,守官必须廉白,一生清正廉洁,做到了俸养清俭、家风清正。

俸养清俭若寒士。曾巩修史,称誉晏公“虽少富贵,奉养若寒士。”《宋史·晏殊传》亦载:“殊性刚简,奉养清俭”。晏殊身为朝廷重臣,所得俸禄颇丰,可他的日常生活却如一介寒士。晏殊平日饮食清淡且很少,他从小到老都喜欢吃家乡风味的油煎麦饼,佐以一头葱几瓣蒜,就可饱一顿,极其节俭。晏殊曾对宋真宗坦陈自己“喜宾宴饮”,但他的宴饮欢会相对简朴。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了晏殊家举办的“空杯宴”场景:晏殊宴请宾客不会事先做隆重的准备,直到看见客人来了,才命人简单布置一个空杯,斟了酒以后,上点简单的果蔬小菜,与客人谈笑风生。宴罢晏殊铺纸研墨,作赋吟诗。晏殊是宰相,也是文人雅士,他举行的宴会更像一场古代诗词大会,以文会友,以文识才。晏殊不但饮食节俭,宴请宾客简单,在处理公务时也十分注意节约。他看完收到的书信、公文后,绝不轻易抛弃和烧毁,而是将封皮、空白无字的天头、地角、边条裁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好。有空时,将这些有皱纹或折痕的废纸全部熨得平平整整,用来写诗、填词打草稿。甚至皇帝有事向他咨询对策时,他也用这些小纸条回信。

为官不营私。同朝为官的哥哥晏融为他置办生日礼物,他断然拒绝接受,原封退回并回信严厉陈说:“弟弟虽然当了丞相,但这是朝廷的重托,唯恐胜任不了。不管如何,我总是牢牢记住,为官不可营私,守官必须廉白。弟自奉甚俭,饮食简约,家中两三天才吃一次猪肉,如果买了鱼或别的什么荤腥,猪肉就不买,而且买其他肉食的钱也不准超过买猪肉的钱。古往今来,那些有道德修养有廉耻的圣贤哲人,当了官后,总是小心谨慎,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少为自己谋私利。……想我们弟兄并没有为百姓建下什么大功业,没有为黎民带来什么好处,却日日坐享百姓膏血,纵使不招祸也应感到愧疚啊……”收到晏殊的信后,晏融夫妇很惭愧,从此也节俭起来。“为官不可营私,守官必须廉白”正是晏殊一生清廉为官的坚守。天圣六年,晏殊调回开封,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执掌御史台,他勤勉为政,恪尽职守,连续递交《场务不得妄增课利》《差剩员兵士代百姓充驿子》等奏疏,向朝廷上报妄增课利、百姓承担劳役过重等问题。天圣七年二月,晏殊改任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八月上奏《乞罢职田奏》,最终获得宋仁宗批准,解决了“屡致讼言”的官吏职田问题。晏殊为官尽心竭力,正如其在《雪中》诗所言:“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一直心系百姓的饱暖安康。

未尝为子弟求恩泽。晏殊共生育了9个儿子6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早逝的弟弟晏颖,也有众多亲属,他为官50年却“未尝为子弟求恩泽”,在人事方面不开后门、也不走后门,更不搞歪门邪道、行贿受贿,清正廉洁、似兰斯馨的家风家教由此可见。晏几道继承晏殊的品格,坚决“不能一傍贵人之门”,甚至有“求见”者也被拒之门外。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对晏殊的家风家教赞誉有加:“予观晏元献之八子,咸循循雅饰,一言一行,无不和于规矩准绳;于是,知公之有家教也。后得所著《义方记》,阅之,益信公之善训其子,而其子之善继善承,真所谓毋吞尔祖也。”晏殊所著的关于家教家风的《义方记》虽已经散佚,但清正的家风却一直绵延传承,晏殊之子崇让,侄孙升卿,曾孙绍林、敦复、敦临、肃均等为宋代进士。晏殊孙晏溥,靖康初在金人南侵时,散尽家财,募兵抗敌,后与妻赵氏双双战死。曾孙晏孝广曾任扬州尉,建炎三年,金兵直逼扬州,孝广率兵抵抗,最后英勇战死,其女自刎而死。待制李易为孝广作传,赞曰:“父死于忠,女死于烈,忠孝一门,光我简牒。”可以说正是因为晏殊家族家风清正,才会有满门忠烈一脉传承。


上一条:戈壁上的小屋
下一条:《论语》中的诚信观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