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的500年— —明代“能臣”余子俊留给榆林的“财富”
打印

大型廉政文化音乐剧《余子俊》剧照

初春的陕北高原,柳丝已见春色。从西安一路向北,包茂高速像一柄利剑,把无边无际的山峁沟梁一剖为二,而连绵的绿茵和忙碌的蜜蜂,又试图把它再次缝为一体。眼前这块土地,光阴一页页翻过,生命一代代走过,在无数的场景叠加中变得那么悠远而深不可测。

明成化八年(1472年)的春天,同样是沿着这北上的方向,时任浙江左布政使的余子俊,出任延绥巡抚。延绥在如今的陕北一带,又称榆林镇。作为明朝时的九边重镇之一,这里几乎承担了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一半以上的防务。

明朝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王朝,北有蒙古,东有倭寇。彼时,“土木堡之变”的遗恨还在,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在延绥一带骚扰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此番临危受命,摆在这位四川籍官员面前最紧要的任务,便是巩固边防。

锻长天铁垛 铸大漠金汤

在明代,余子俊素以“能臣”著称。景泰二年,余子俊考取进士,先被授予户部江西司主事,后升为户部福建司员外郎,这一年他只有23岁。

在户部工作10年后,因为清廉能干,余子俊被委任为西安知府,成为主政一方的行政长官。《明史·余子俊传》中记载,余子俊在任期间遇到了饥荒,他拨10万石粮救济灾民,并制定了“区画以偿”的赈灾方式。

所谓“区画以偿”,是指春荒时,老百姓可以打个欠条作为凭据向官府借粮,先填饱肚子,然后以“按揭”的方式偿还。如果粮食丰收了,就多还一点,达到“官不损而民济”的目的。

成化初年,余子俊因政绩突出受到表彰,“知府十人,而子俊为首。以林聪荐,为陕西右参政,岁余擢右布政使。”参政是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六年转左,调浙江。”成化七年(1471年)正月,余子俊转任右副都御史、延绥巡抚。

从旖旎秀美的江南到塞北边陲,余子俊的到来,给这块饱受兵戈之苦的土地,带来了改变的契机。到任第二年,他上疏朝廷,力排众议,提出在原隋长城的基础上,改建延筑长城的方案。

在我国古代,为了应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王朝多以修筑长城作为屏障,烽火台、边墙以及镇城、营堡和城寨,构筑起一套立体的防御体系。长城的建造历时2000多年,先后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隋、明等12个历史时期。

明代是长城修建的鼎盛时期,从东到西共修了6300公里。余子俊改建长城的方法,主要是依托山势地形“铲削边山”“凿山为墙”,即从墙外取土,从而在边墙外形成了一道壕堑,相当于城墙的护城河,增加了骑兵越界的难度,又在崖寨空缺地建造短墙,形成一个个包围圈。

在延绥镇一线,余子俊还修筑了“大边”和“二边”南北两条长城。“大边”是第一道防线,阻挡敌人的第一轮冲击,同时给后方传递信息。若“大边”被攻破了,还有“二边”,作为南侧的第二道防线。

在余子俊的主持下,仅用了3个月,一条东起清水营紫城寨黄河西岸(今榆林市府谷县麻镇),西抵定边营花马池的长城就全部建成。

经余子俊改建的长城生动地演绎了“防守亦是最好的进攻”。成化十八年(1482年),蒙古部落再次入掠延绥河清水营,余子俊所修边墙屏障作用充分显现,将入敌退路阻断,致使蒙古军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不敢轻易犯边,北部边境迎来长达20余年的平静时期,延绥军民得以休养生息。

立三边雄镇 建塞上江南

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榆林曾是榆溪河畔一个被称为“榆林庄”的小村子,榆溪河是无定河的支流,由北向南从榆林市区流淌而过。

成化九年(1473年),余子俊在改建长城的同时,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向北迁移到榆林。从此,戍边的重心从绥德转向了边防前沿榆林,戍防措施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防御体系更加完备。

徙镇之后,延绥镇屯兵由成化八年(1472年)的8万人削减至5 万人,军马由 7.5 万匹削减至2.44万匹,每年为国库节约开支619万石。此外,余子俊实行屯田政策,以农养战,将边城以内的土地全部分给军队屯垦,并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了广泽渠,引水灌溉,一年收获粮食6万石有余。

拓建榆林城,是余子俊对这座城市的另一个贡献。他把有武籍和因罪贬谪的人,全部迁移过来,落实户口,使得榆林的人口大幅度增长。

此后,榆林城又经过若干次拓建,其中比较著名的3次被当地人称为“三拓榆阳”: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年)。

人口渐增,便需要一批教育机构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同时,随着榆林成为边防重地,奏事、来往公文以及医疗等也急需培养一些有文化的人,余子俊因势利导,弘扬文化,倡学兴教。

成化八年(1472年),他上书礼部请求在榆林城开设卫学,使这块边关蛮荒之地人才辈出。据统计,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开始至明末,仅榆林城内,就有进士9人、举人28人,武进士2人、武举人66人。

边墙的修筑及延绥镇防御体系的完善,也带动了榆林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营堡的建立,加速了城镇的兴起,吸引了更多人口聚集,促进了商业繁荣。

沿长城边境的边贸交易绵延不绝,边地内部的军民贸易、汉族与境外蒙古族间的民族贸易日益兴盛,延绥作为边塞重镇,商贸中心的地位日渐显现。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取代了军事斗争,汉族与蒙古族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马市”和“茶马交易”。

如今,漫步榆林古城,“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街景将一座座明清四合院串联起来,浓厚的历史韵味,让榆林宛如一颗“塞上明珠”。而这与余子俊在榆林城建史上“徙镇、移民、办学”所奠定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今天,距离余子俊离世已有530多年,但他的故事仍在榆林流传着。

忧边塞防务 彰肃敏精神

成化十二年(1476年),余子俊奉调离开榆林,改巡陕西,又在西安城西北开渠,经汉时故城至渭河,人称“余公渠”。

成化十三年(1477年),余子俊任兵部尚书,后因谗言诽谤,被免去兵部尚书之职,授以太子太保虚衔。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继位,余子俊得以继任兵部尚书。他继任后,即上疏陈述10件事,后又陈述边防7件事,孝宗大多同意施行。第二年,余子俊病重,还亲自撰写奏稿,陈述救荒息盗的办法,然而奏稿刚刚得到朝廷的允准,余子俊就去世了,享年61岁,谥号“肃敏”。

2017年5月18日,榆林市榆阳区沙河公园内,占地800多平方米的余子俊纪念馆全新亮相。展馆正中间,清代名臣张廷玉评价余子俊“尽心边计、数世赖之”的8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2019年,大型廉政文化音乐剧《余子俊》在榆林迎来首演。这部音乐剧先后获得了“陕西省第二届廉政文化精品创作文艺剧目类一等奖”“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文化剧目奖”等荣誉,也让更多党员干部受到启发和鼓舞。

万里关山来时路。今天,距余子俊离世已有530多年,但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榆林人口中念叨着、传播着,其对清廉以及正义的不懈追求,永远值得后代官员学习传承。


上一条:“铁面”的由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